“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从碧波荡漾、荷红苇绿的白洋淀,到绿意葱茏、生机勃勃的祁连山草原;从一泻千里、奔流不息的黑龙江,到群山连绵、白雪皑皑的青藏高原……江山如此多娇,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近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掀起了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学习的热潮。这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中国在续写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同时,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生态文明建设“高分答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福建常口村,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转化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陕西蒋家坪村,将旅游休闲与本地特色茶产业融合发展,让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一个个绿色发展实践让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双赢,生动诠释了“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深刻内涵。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倾听人民呼声,顺应和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小到“光盘行动”、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政策措施,大到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明确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目标,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发展让人人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和践行者,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逐步深入人心,节约节能逐步成为人们日常习惯。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呵护全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从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到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助国;从全面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推动人类文明向着光明前进。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正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引领世界人民一道为子孙、为人类,为地球书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生态兴则文明兴。全体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进行到底,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贾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