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就夸上天,探店别“探”掉诚信

散文摘抄发表于2022-10-09 08:25:01归属于原创美文本文已影响手机版

    随着网红经济发展得风生水起,近两年大批自媒体博主涌入探店行业,近来更是频频有探店博主“翻车”。今年5月19日,探店博主陶女士与商家约定好探店免费享用“三人餐”,却带了8位亲友到店消费。商家要求陶女士支付3人以外的餐费,陶女士以自己有3个“探店博主”账号,店家应提供9人餐为由拒绝支付。随后,双方在网络上争执不休。(6月20日《红星新闻》)

    这类纠纷并非个案,只是当下探店乱象的冰山一角。去年媒体就曝光过多起探店乱象案件。比如,河北廊坊某烤肉店内,一男子称因自己有600万粉丝,要求吃“霸王餐”,随后被服务员怒怼。再比如,一位网红博主探店吃肯德基炸酱面上演“川剧变脸”,先是称“太贵”“没法吃”,没过两天又发视频称,该店炸酱面是“妈妈做的味道”。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发力本地生活领域和网红经济快速发展,探店“种草”热潮汹涌而来,不少网红博主涌入探店行业。探店行业的出现,本身无可厚非,网红探店以亲身体验的方式,在商家与消费者之间架起信息的桥梁,缓解了商家的“流量焦虑”,满足了消费者对餐厅的直观了解,成为消费者选择餐厅的参考依据。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逐渐养成了这样的生活习惯:出门吃饭前,先打开手机查看网友、网红探店视频,了解餐厅的口味、环境和服务等。而且,网红探店在客观上可以发挥“啄木鸟”作用,有助于餐饮行业的净化,促进餐饮行业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发展。

    但是,伴随探店热潮汹涌而来,各种探店乱象陆续显现。一些网红探店博主以差评要挟吃“霸王餐”,商家不免费就给差评,产生纠纷,更多的是网红探店频频“翻车”,给钱就夸上天成为探店行业的普遍现象,屡屡引发争议。探店乱象丛生,显然失去了行业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正在造成商家、探店博主和消费者的“多输”。

    探店也好,测评也罢,诚信、客观是其基本原则,也是不可突破的底线。网络空间不许虚假探店,对探店行业乱象,不容一路狂奔,治理刻不容缓,这需要对症下药。事实上,探店乱象丛生,主要是由于探店行业缺乏规范,准入门槛较低,造成探店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加上流量和利润的驱动,导致探店行业出现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乱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监管部门需对探店行业立规矩、定标准。提高探店行业准入门槛,提升探店从业人员素质,并明确将有偿探店纳入广告管理,这类探店视频要在显眼处标示为“广告”,将给钱就夸上天的探店视频定性为虚假广告,按照广告违法行为进行追责,鼓励消费者对商家虚假宣传进行维权,短视频平台对虚假宣传的探店博主要进行封号处理,切实提高“给钱就夸上天”式探店的违法成本。

    另外,对以差评要挟商家的探店博主,应以敲诈勒索行为进行追责,这需要引导商家拿起法律武器维权。(何勇)

返回原创美文列表
展开剩余(
赞赏支持